“缺钱”是现在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我们一般会像亲朋好友借一些来渡过难关,借的少的情况下一般就不会打欠条或者签借款合同了,但是数额较大就要签借款合同了,但是借款合同到期后多久会失去法律效力呢?今天就跟随银隆律所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知道,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也是两年。
(一)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根据借款合同书是否约定还款期限有所不同:
1、借款合同书约定了还款期的情况:
借款合同书约定了还款期的,从还款期到期日的次日起两年内行使还款请求权;
2、借款合同书未约定还款期的情况:
借款合同书未约定还款期的可随时要求对方还款,要求对方还款应给予一定的、合理的还款宽限期,宽限期一般为一个月以内,从宽限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二)借款合同书的诉讼时效中断
如果在诉讼时效的两年内再次(除到期时向对方要求还款的那次)向对方主张过权利(也就是讨债)并有充分证据(如有人证、要债的电话录音、或者书面证据如律师函等)证明的,那么借款合同书的诉讼时效即中断,诉讼时效即重新开始计算,也就是从再次主张权利时间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也就是说,就是每去要一次债,而且留存证据,借款合同书就可以重新获得两年的法律保护。
(三)签订借款合同书后,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不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最长的诉讼时效是合同签订后的20年内,超过20年,仍然可以起诉,但是没有胜诉权,国家强制力就不保护了。如果债务人自愿还钱的,不受任何时间限制。
对于借款合同书的利率,《合同法》作出了借款合同书的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司法解释则具体规定为约定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也就是说,借款合同书约定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内协商。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在向他人借钱的时候都会要求签订借款合同书,借款合同书无论过多久都是有效的,但是诉讼时效是有时间规定的,最长的诉讼时效是20年;同时,私人借款的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合同纠纷可以直接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对您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