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而且这种反映所体现的程度和范围与一国社会变化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依法判处刑罚;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
现代人的犯罪类型多种多样,刑法中对不同的犯罪情形及犯罪类型作了相应的分类,刑事罪的种类复杂。
不判刑,但要民事赔偿,并收容教养。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在我国《刑法》上,属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的人,无论实施何种行为,均构不成犯罪。
对该年龄阶段的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是说其可以为所欲为。该年龄阶段的人对其危害他人的行为,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一般由父母承担。对严重危害社会的,因其不满十四周岁而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对其强制收容教养。所以说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