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是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可缺少的一步,这也能作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一方面,但是到了国外一些技术就要重新申请专利了,那么企业在所在国怎么申请专利呢?可不可以直接在国内申请国外的专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音箱的高新技术企业,由张某与刘某共同创办,已申请三项实用新型专利。2016年5月,甲公司成立电子商务部,之后公司通过网络获得了大量海外订单,客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印度、泰国等。为避免公司产品在海外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张某建议在产品销往海外之前,公司最好先在销售地国家申请专利保护。刘某同意张某的提议,但两人都不知道如何办理国外专利中请手续。
请问:甲公司应该如何申请国外专利?
本案主要涉及的是如何到国外申请专利的问题。
在中国,想要进行国外专利申请,最常见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另一种是通过《PCT条约》。两者并不矛盾,PCT可以是巴黎公约的有益补充。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向其他国家提交专利申请,最终该项专利申请能否在这些国家真正被授予专利权,都要由这些国家根据本国法律进行审查,授权与否同该申请通过何种途径提交并无必然联系。
(1)通过巴黎公约途径向外国提交专利申请的主要流程。
①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该申请的申请日即为优先权日。
②自上述优先权日起12个月(发明、实用新型)或6个月(外观设计)内,由涉外代理机构将该项专利向申请人期望获得保护的其他国家知识产权机构提一份单独的专利申请,然后由这些国家按照本国法律对该项专利进行审查,进而授予专利权或驳回申请。
(2)通过PCT途径向外国提交专利申请的主要流程。
①向中国知识产权局就一项发明创造提交专利申请,该申请的申请日期即为优先权日。
②自上述优先权日起12个月(发明、实用新型)内,向中国知识产权局P处或国际局提交国际申请,即进入国际阶段。在国际阶段完成国际申请的受理、检索、修改(可选)、公开和初步审查(可选)等工作。
③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内向申请人期望获得保护的其他国家知识产权机构办理进入国家阶段的各种手续,然后由这些国家按照本国法律对该项发明创造进行审查,进而授予专利权或驳回申请。
本案中,因甲公司已在中国申请了三项实用新型,故其三项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选择巴黎公约方式或PCT方式向其需要的国家申请专利保护。
虽然《巴黎公约》途径和PCT途径都是可以向国外申请专利的方法,但两者还是各有优缺点。
一般情况来讲,建议选择《巴黎公约》的情况有:
(1)如果需要申请国外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我国不是《海牙协定》缔约国)、向非PCT成员国申请专利的(巴黎公约成员国多于PCT条约成员国),则必须选择《巴黎公约》途径。
(2)如果“着急的”,最优选择是《巴黎公约》途径。
(3)如果对欲申请的目标国家很明确,并且资金和文件都准备得很充分,则建议选择《巴黎公约》途径。
而优先考虑选择PCT途径的情况有:
(1)如果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市场变化也快,通过PCT途径则相对较好,这是因为通过PCT途径申请人可以获得30个月或31个月的决策时间,从而可以充分地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情况和市场前景等因素确定目标国家,而不是必须在12个月作出决定,从而降低了决策风险。
(2)如果申请人对欲保护的技术的创新程度信心不足,则可以选择PCT途径,因为一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在国际阶段经历了国际检索和/或国际初步审查,申请人可以根据国际检索单位的检索结果和/或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审查结果来决定是否要进入目标国家。如果检索到的对比文件强有力且难以克服,则可以尽早放弃以避免后续进入各目标国家的国家阶段的费用。
向国外申请专利是占据国外市场的重要步骤,选择申请途径并非只有费用一个考量因素。申请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权衡考虑,实现对所拥有技术最高效、最经济和最全面的保护。
《专利法》(2008年修正)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
对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